岩土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百科 > 百科知识

超凡脱俗的永宣青花

发布时间:2023-12-08

青花瓷始于唐代,兴盛于元代中后期,到明代开启一代青花盛世。而永宣两朝烧造的数量多、品质独特,堪称青花瓷烧造历史上的稀世珍品。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赞誉“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

永宣青花的“前身”

1975年,扬州唐城遗址出土一件蓝色散叶纹与菱形纹瓷枕片,这是首次发现唐青花的存在。随后考古人员在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安徽柳孜隋唐运河遗址、黑石号沉船上陆续发现唐青花瓷器及相关标本。

青花的诞生与唐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发达,及其开放宽松的通商环境紧密相连。青花料的起源国内外学者有不同论述。根据对唐三彩蓝彩成分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与后世元青花的青花料“苏麻离青”极为相似,均是来自西亚波斯的外来钴料,可以看出青花料早在唐三彩上得以应用,这应该是西学东渐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而根据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和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唐青花装饰技法来看,其带有明显的波斯装饰特点,是典型中西方美术理论融合的结果,表明了早在唐代,青花彩绘技术即以应用。然而,因为时代主流审美趋势的因素,唐青花并未在此时得到重视。

青花瓷真正的兴起是在元代中后期,优质白瓷烧制工艺的成熟为青花瓷的烧造奠定了技术基础。元灭明兴,青花瓷的烧造达到高峰,自洪武帝官窑的兴起,青花瓷就成为御窑厂烧造瓷器的主角。自永乐朝到崇祯朝,青花瓷的艺术风格经历了一波三折。而永乐、宣德两朝是明朝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所烧制的青花为上乘之作,因而合称“永宣青花”。

兴盛与海外文化交流有关

永宣青花的兴盛,与当时海外文化交流、青花料的特性,以及永宣宫廷院体画的兴起有着直接联系。

永乐帝时期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东西方文明互通有无,不但将中国的瓷器带向世界,也同样将西方绘画技巧、青花原料等引进国内,极大地促进了永宣青花的迅速发展。同时,自明代初期恢复的宫廷画院开始发展,至宣宗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画坛逐渐活跃。宣德帝本身对山水花鸟画有很深的造诣,后人评价其画“凡山水、人物、花竹、翎毛,无不臻妙”。而此时青花瓷的主要青花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据明代黄一正所著《事物绀珠》“永乐宣德窑”条记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青花料因含有一定量的“钴”元素,故烧成后能呈现幽深蓝色。然“苏麻离青”的特点是含铁多锰少,烧成后会有明显的晕染效果和点点黑斑,如同水墨画一般自然,与宣宗崇尚院体工笔花鸟画的审美风格不谋而合,自此永宣青花成为瓷器主流。

永宣青花因时代政治经济的发达、制瓷技术的成熟,做工非常精湛。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谈宣德窑:“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故论青花,宣窑为最。”可以看出,永宣青花无论从艺术还是工艺上,均属上乘之作。永宣青花存量并不多,全世界也仅有1000多件,有着极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1997年,香港苏富比公司一件宣德青花龙纹口洗以1652万元港币的天价成交;1999年,一件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碗以1320万元港币成交,足见其珍贵。

赋予其自然的“亲近之美”

青花是我国古代最早盛行的釉下彩瓷器。所谓釉下彩装饰工艺,即在白色素烧胎上以各色颜料进行绘饰,之后外罩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釉烧,成品装饰位于透明釉与胎之间。永宣青花官窑的装饰技法与工笔山水花鸟画类似,采用毛笔笔尖沾磨细的青花料汁,在白色瓷胎上精心绘制。

一是在整体风格上,永宣青花倾向于清丽、雅致。二是在装饰图案上,永宣青花继承并融合了宋代磁州窑、扒村窑至元青花的画风,但却更加工整细腻,注重工笔画法。纹饰以植物为主,如缠枝莲、牡丹等,另有人物、龙凤、花鸟、吉祥文字等。装饰风格既有中国传统艺术特征,又融合了伊斯兰的装饰风格。比如,著名的明永乐枇杷绶带鸟纹青花大盘,以青花分水的独特技法,将绶带鸟啄食枇杷的形象绘制得栩栩如生。三是在审美上,永宣青花形成了一种“亲近”之美。这时期的青花瓷由于贴近自然,便有一种自然赋予的“亲近之美”,按照柳宗悦先生的说法,这是一个“温润”或“趣味”的世界。

永宣时期的青花瓷釉色洁白甜净,其装饰图案在展现自然界的曲线之美时也注意了适当地留白,使陶瓷本身的质地不致掩藏。与纯艺术品相比,青花瓷本身就更贴近人们生活,恰到好处的装饰则增加了永宣时期的青花瓷作为一种器物的价值。永宣青花所呈现的是物之美,亦是心之美,其在功能与形式上达到了一种几近完美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