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百科 > 百科知识

最近天气为何“冷冷冷”?

发布时间:2024-01-02

“不是说今年是最暖年么?”“为什么最近这么冷?”……连日来,最冷寒潮正在速冻我国各地,民众直呼天气“异常寒冷”。过去大半个月的气候为何持续偏低?今冬后期天气又会是怎样?

强寒潮和较强冷空气的连续叠加所致

12月上旬,全国经历了前期持续偏暖、后期急剧降温的“过山车”式气温起伏。12月21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预计12月21日至24日,我国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或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贵州南部至华南北部一带。

“主要是受强寒潮、较强冷空气的连续叠加影响。”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解释说,由于近期,我国连续受到强寒潮、较强冷空气的先后影响,导致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

“部分国家气象站日最大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告诉记者,本轮寒潮天气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降温剧烈,降温幅度达8至12℃,而且此次天气过程中,不仅出现强降雪,部分地区还有雨夹雪以及冻雨天气。

徐珺介绍说,寒潮是冬季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广大,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相比于普通的冷空气和寒潮过程来说,强寒潮并不常见,但在以往也确实曾出现。”徐珺表示,比如,2016年年初中国也出现过一次世纪寒潮,也给中国带来了大范围降温、雨雪等不利影响。

今冬后期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

今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预测结果也显示今年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为何寒潮一来会这么冷?

国家气候中心介绍说,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巨大温差,这种差异促使极圈外围形成了一圈强劲的西风,环绕在极地周围,它被称之为西风急流。西风急流就像“围栏”一样,约束着极地的冷空气,将其限制在北极地区。然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3倍。北极地区增温,与中低纬度气温差减弱,难以维持强大的西风急流,极涡内的冷空气变得“躁动不安”,更容易分裂南下。而且北极来的冷空气,其温度远远低于我们生活的中低纬度地区,因此,多次出现的寒潮天气让我们感到“冷冷冷”。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但是,冷空气过程强度不仅仅受厄尔尼诺影响,也与北极涡旋的分裂和中高纬西风带的扰动也有很大关系。

今年12月中旬以来,北极涡旋分裂为双中心,分别位于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上空。一方面,伴随着欧亚上空西风带的剧烈扭曲,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我国大部地区由前期盛行偏南风转为偏北风,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另一方面,厄尔尼诺激发的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将热带水汽向我国大陆地区输送,因此来自中高纬的寒潮过程配合来自低纬的丰沛水汽条件,导致我国中东部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雪过程。此外,地面积雪造成的晴空反照率增加也使得后期回温较慢。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预计2024年1—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总体偏弱,除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但冷暖起伏明显,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后冬我国中东部降水偏多,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北方地区可能再次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在冷空气间歇期,大气扩散条件转差,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和长三角等地或出现雾和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