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已造成381人死亡3人失踪。纵观近年来的情况,震级不高却伤亡严重的地震时有发生,但这次云南鲁甸地震更加严重,到底是因为什么?
云南鲁甸县地震灾区
房屋受损严重
为什么震级不是很高的地震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地震专家表示,地震恰如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向远处释放地震波,影响伤亡主要有几个变量,震级、与震源距离、人口密度,建筑物抗震能力等,而这四点恰好与本次地震的四个主要特点吻合。
第一,此次地震震级较大,是云南省2000年来第一次6.5级以上地震;第二,震源浅,本次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属浅源地震;第三,人口密集,达265人每平方千米;第四,房屋抗震性能差。综上,本次地震伤亡很大。
因素1:震级相对较高
此次鲁甸地震为云南14年来最强震
如果把地震比作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第一个因素就是“震级”,也就是“炸弹”本身能量大小。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越大,那破坏性就会越大。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原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称,5级以上的地震就为伤害性地震。而此次6.5级并非小震级的地震。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也表示,6.5级地震已经是强烈的破坏性地震。他解释,相差一级的地震,能量差30倍,因此6.5级地震要比6级地震多出10多倍的能量。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研究员表示,此次地震也是云南省14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与3日下午西藏日喀则吉隆县地震没有太大关系,是一次独立的地震。
另外,专家称,此次地震震中2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强震频发,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5次。震中100公里范围历史上发生5级以上地震24次。其中6级地震1次,为1930年5月15日云南巧家6级地震,距离本次地震约40公里。
震源机制为走滑型破裂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介绍说,这次地震发生在北东向西鱼河-昭通断裂附近,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为走滑型破裂。据介绍,我国大陆地区走滑型地震的比例较高。
专家解释,一般认为从断层错动方式上地震分为走滑型、逆冲型和正断(层)型三类。断层两盘水平错动为走滑型,断层两盘上下错动为逆冲型或正断型。有专家以书来比喻地壳,走滑型就如同两书中间有一个断层,出现了断裂带,发生前后水平错动;逆冲型则如同两本书之间发生了倾斜的上下错动。
不过,2008年,造成了特别重大伤亡的汶川地震却不属于走滑型地震,而属于逆冲型。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一建筑外墙受地震影响严重剥落
因素2:震源浅
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
一个“炸弹”的威力再大,只要我离他足够远,也就没什么危害了。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同震级地震的破坏力,浅源地震大于中源地震,而中源地震又要大于深源地震。浅源地震释放85%地震能量。
震源深度在6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叫做浅源地震。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2.5%,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内的占多数,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
根据官方播报,此次云南鲁甸地区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
多次后果严重地震均为浅源地震
近年来,多次后果严重的地震都属于浅源地震。比如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震源深度为14千米。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造成14063人死亡。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特大浅表地震,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震源深度为6千米,地震造成2220人死亡。
此外,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4公里。截至2011年2月26日,此次大地震死亡人数为145人,地震造成25名中国公民失踪。
因素3:人口密集
地震灾区人口密度近云南省两倍
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北与昭通市政府所在地昭阳区接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境内平均海拔1917米,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农业县。全县共有9乡3镇、80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有着汉、回、彝、苗等14个民族。2010年末全县总户数114879户。文屏镇是县政府所在地,是鲁甸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鲁甸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现有人口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9万人,有富余劳动力10.8万人,而全县贫困人口达15万人之多,形成了鲁甸县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贫困并存的现状。
根据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云南省人口密度为116.6人,(全国人口密度为142.8人/平方公里),然而,此次,灾区的人口密度之大,达到了265人/平方千米,已经远远超出了全省水平。
对比2012年的彝良地震,当时的灾区也是人口密度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205人。
因素4:房屋抗震性能差
当地房屋主要是泥土房和砖瓦房
在2012年9月7日云南昭通彝良5.7级地震之后(地震造成80多人遇难,2万多间房屋受损或倒塌;昭通517所学校受损),云南省地震局局长皇甫岗曾介绍,地震所发生的区域房屋抗震性能偏弱,部分房屋为墙台梁,承重能力不好,房屋结构本身不具备抗震性。他说,2006年,昭通市盐津县也发生了类似情况,当时的5.1级地震也造成了一定损失,从2006年所发生的地震就可以看出,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也正是从2006年开始,云南省启动了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每年对20万到30万户农村居民房进行重建和改造。
据报道,云南省截至2008年底,通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已经完成了43万户的抗震农居,重建补助标准为10000元/户,加固补助标准为2000元/户。
昨天,鲁甸地震发生后,在昭通读书的鲁甸人马简珺说,通往震中的龙头山镇与鲁甸县只有一条公路相连,镇上的房子主要是泥土房和砖瓦房,很多民房的楼层比较高,但是部分房屋基本没有承重结构。镇政府办公楼有倒塌情况,旧房子和民房倒塌现象较多。
级小,伤亡大的地震,并不只有这一次,2012年9月7日发生在云南昭通彝良的两次地震,和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甘肃定西的6.6级地震,震级不算太高,但都造成了近百人的死亡,但相对的,有另外一些地震,震级高,而死亡人数对于震级来说却相对较少,比如四川芦山2013年4月20日的7.0级强烈地震。
为什么有的地震震级小伤亡高,而另外一些地震震级高却伤亡相对较小?
分析:浅源地震+土坯房不抗震
据报道,这两次伤亡较大的地震,和本次云南鲁甸地震有着相似之处,定西地震震源20千米,彝良地震震源仅14千米,都属于浅源地震。
另外据央视报道,定西地震中,受伤者多系土坯房因地震倒塌后被砸。
与央视报道相一致的是,专家在分析中称,定西市所在的陇中地区,土坯房占有率普遍在40%左右,其中约50%为墙体承重土坯房,即以土坯墙体作为房屋承重主体,房屋大梁或檩子直接搭放在承重土坯墙上,梁或檩与承重墙体之间一般无固定措施,墙体承受屋盖系统的全部荷载。这类土坯房对地震的防御能力较差。
对于普通市民,什么地段,什么样的房子更抗震?
如何选择抗震新房
一看房屋所在环境。房屋所在的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是否为突出的嘴、高耸的山包、非岩质的陡坡?是否处于不稳定的冲沟以及可能发生滑波、地陷、崩塌、危岩滚落的地段?
二看基础和立面。一般说来,深基础比浅基础好;筏式基础比条形基础好;条形基础比单独基础好;沉箱和整体性地下室最好。
三看结构。目前市场上民用住宅最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钢结构、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其中,钢结构住宅这种结构的住房在抗震力最强。
四看户型。越是设计简单、方正的房子抗震能力越强。
老房子加固提高抗震
其实老房子也有办法不断加固、提高抗震性。可以在老房屋的地下室或底部挖一些洞,把橡胶垫塞进去,再把橡胶垫稳住,最后把橡胶垫与橡胶垫之间的墙锯断,整个房屋就落在橡胶垫上,‘漂浮’在地面上。
“我有20多年研发橡胶垫抗震技术的经验,完全可以说,目前这个技术可操作性强,没有技术上的困难。不过,目前加固技术在国内用得比较少,因为大家不重视,需求不迫切。”一业内人士说。
低容积率楼盘更安全
建筑楼层低、楼间距较大,容积率小,楼盘震感就较轻。在购房时最好购买容积率比较低的楼盘。